传承抗大精神 铸就红色基因——
“我是科大人”新生启航工程培育新时代“六有”大学生
9月以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级团组织以“我是科大人”新生启航工程为纽带,通过“铸魂-筑基-践行”三位一体的思想引领体系,将抗大精神融入新生教育全过程,为2025级新生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

铸魂:红色基因传承工程
“同学们,身为科大人,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争做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六有’大学生。”在9月3日的新生升旗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周丛照的讲话点燃了现场新生的赤子之心。教师代表徐集贤与2025级本科新生李秉辰分别分享了在“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指引下志存高远、踏实奋进的成长故事。
“最美铁路人”报告团的到来,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当报告员用平实朴素却铿锵有力的语言,深情讲述铁路人默默奉献的故事时,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生童凡发现,这些平凡奋斗者与校史馆里“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照片产生了奇妙的呼应:“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谛。”

校团委书记千坤为新生讲授第一堂团课,引导新生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各院级团校则通过“校史剧本杀”“老科学家微电影展映”“《重回1958读科大》走进形势与政策创新课”等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活”起来。“努力夯实基层团支部建设,切实做好团员发展和推优入党工作”,宋釨墨同学在新生团支部书记论坛上表达了引导班级团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
筑基:构建知行合一成长矩阵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校学生会建立学风建设矩阵,为2025级新生精心挑选了《宇宙发现之旅》《谈美书简》等四本书籍,还将开展新生“悦读”计划,体验阅读之美。“团结互助、活泼英勇……”在校学生合唱团的带领下,各学院新生齐声学唱校歌。这一延续十余年的传统,在旋律中传递着归属与荣誉,凝聚起新生的身份认同与精神力量。

在新生演讲比赛中,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陈格非同学以《勇承千古之业,力创吾辈荣光》为题,分享自己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鼓舞下,立志科技报国的故事,引发全场共鸣。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共和国的脊梁’”迎新晚会上首次由新生登台讲述科学家勇攀高峰的故事。在校庆日上演的原创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以艺术形式再现科学家的坚守与奉献。社团游园会、消防演练、志愿服务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则为新生搭建起多元成长平台,助力全面成长发展。
践行:担当精神养成计划
为进一步帮助广大团员和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成才报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共青团中央联合有关省级团委共同推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团课。新生入学季,《青年大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之三“担当时代责任”专题走进我校,以我校物理学院石发展教授及其团队为青年榜样,带领全国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大学生关于找准时代方位、明确自身责任、锤炼担当精神的一系列人生指引。

“种下科学种子,点燃科学梦想”,今年教师节当天,科大“小老师们”走进附中、社区、特教等地接力播撒科学种子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新生同学们。多支“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院系班级播撒科学的火种。像这样朋辈引领故事还有很多。“做向阳而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家’,在青春奉献中挺膺担当”,校学生会启动HELLO USTC迎新系列活动,开展新生见面会进行朋辈经验分享,帮助新同学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校芳草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校学生会、研究生会、高新园区团工委青年中心组织开展迎新志愿服务活动,报到当天,志愿者们在各校区迎新志愿服务点热情解答新生和家长疑问、帮助新生搬运行李、提供路线指引等。军训期间,校学生会和校芳草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军训送水工作,做好朋辈示范榜样。结合军训团工作,校团委面向新生招募通讯员,编写了军训简报,展示军训风采,讲好军训故事。
“红旗要红过九重……”,10月1日清晨,学生国旗护卫队新生队员们以昂首挺拔的军姿、踏着坚定步伐走向升旗台。“升国旗,奏唱国歌”,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青春的脉搏在国歌声中与祖国同频共振。
今年,“我是科大人”新生启航工程以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抗大传统为主线,深入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新生作为科大人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校团委将持续完善“科大人”爱国荣校思想引领品牌,提升团学组织引领力、组织力与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