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5年09月19日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模仿“蝉肋骨”制备高性能声学换能器

本报讯(记者王敏)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教授程群峰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明珠课题组合作,仿生“蝉肋骨”,制备出高性能声学换能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传统聚合物、金属及陶瓷声学换能器所用的薄膜材料往往难以同时具备高强度、高韧性和优良的抗疲劳性能,这一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声学换能器在高灵敏度响应和长期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因此,开发综合性能优异、适用于高性能声学换能器的薄膜材料,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

针对该问题,研究团队解析了蝉发声器官——蝉肋骨膜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并据此仿生制备出可用于声学换能器的高性能仿生薄膜。研究发现,蝉肋骨膜中软弹性蛋白层与硬几丁质层交替排列的结构是其优异力学性能的关键,硬质层有效承担机械负荷,软质层则通过大变形能力延缓裂纹扩展。

基于这一机理,研究团队采用层层交替旋涂限域构筑与界面交联策略,成功制备出具有仿生软硬交替结构的全有机复合薄膜。在限域条件下,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缠结作用显著增强,使该仿生薄膜同时具备高拉伸强度、韧性和耐疲劳性能。研究人员介绍,这些特性使其能够兼顾高效声能输出与长期稳定的声传播性能,基本共振频率和振幅均优于现有商业化薄膜。

该研究为设计高性能声学换能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记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5-09-19 第1版 要闻) 发布时间:2025-9-19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9/386515.shtm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x9248



  • 09.19
  • 09.19
  • 09.19
  •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