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6小时到1秒:中国钢研×百度智能云,用AI重塑“材料之眼”

材料是制造业之母
关键材料的突破和创新
是我们制造强国战略中
很重要的一环
5月14日,中国钢研“冶金流程感知大模型”在第二届(2025)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高端论坛暨2025全国第三十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主会场发布。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钢研“冶金流程感知大模型”针对冶金行业流程感知能力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难题,采用“感侧大模型”+“知侧大模型”双塔结构,独创OTS机制实现双塔链接,在时空表征、工况认知、轨迹生成等任务进行训练与微调,为流程智能化提供微观、中观和宏观尺度的感知能力。通过融合知识库、AI智能体,形成三位一体技术框架,实现对冶金流程的多尺度深度感知与对冶金生产现象的深度理解认知,为冶金工艺优化、控制优化、决策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资委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的引领带动下,中国钢研与百度等企业深化合作,建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冶金行业大模型平台,面向行业提供“流程感知大模型”,赋能冶金行业。
材料之眼:金相分析的世纪之困
通过显微成像技术揭示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奥秘,是中国钢研的一个重要的冶金材料分析方向。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张金相图谱都是材料独特"基因"的视觉呈现。这项始于19世纪的技术,在200多年后的今天百度智能云携手中国钢研集团,给了它新的方向。
在过去,金相分析都是通过人工完成,钢厂需要有经验的金相专家完成金相分析。但培养一位专家需要很多年,而且人工判断时间长;一批钢材出来,只能抽样检测,不能保证每个钢板都能测到。
现在有了金相分析大模型,可以低成本、大批量的快速检测,专家只要在大模型判断的基础上快速做人工校验就可以得到精准的分析结果,又快又好。
破局时刻:AI大模型的“金相革命”
通过百度智能云一见视觉大模型平台,结合中国钢研在过去七十多年中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利用一见平台提供的金相分析大模型产线,做了大量数据的智能预标注,底层采用昆仑芯P800的算力,实现了模型的高效训练与快速部署。
现在通过一见平台训练的金相模型,在对钢材“铁素体、奥氏体”等显微组织的观测上,实现了95%的分割准确率(“分割准确率”为金相分析效果的最重要判断标准),足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正在各级钢厂推广,未来还会在更多类型材料上做复制。
智造未来:定义行业大模型新范式
“我们正在经历从'知识供给'到'智能供给'的战略转型”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负责人强调,在中国钢研的这次重要战略转型中,与百度智能云的合作开创了首次实现金相分析全流程智能化以及首次构建可解释的AI材料研究范式。
当AI大模型叩开材料科学的大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工具的更迭,更是一个智能时代的黎明。这场发生在实验室里的静默革命,正在重塑制造业根基,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迁注入核心动能。AI不再是替代人眼的机器,而是能与人脑共振的智能伙伴。在这条通往材料强国的道路上,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协同进化,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传奇。
评论
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