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水下采油树系统海试成功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18

5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历经近百项严苛测试,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在渤海海试成功,全面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此举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的重要跨越,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钻井平台拖航就位

水下采油树系统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核心设备,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通过它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多数储量受限于环境影响,无法采用在海上平台安装采油树的常规开发模式,将采油树系统移至水下,是开发这部分储量的重要手段。

水下采油树系统保护装置下放

“水下采油树系统是海洋油气生产的‘咽喉’,是海上油气田水下开发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其制造工艺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油气田开发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负责人米立军说。

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采油树系统首次采用全包裹式的防护设施,可有效避免渔网拖挂和船锚下放给水下生产系统带来的风险,设计理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系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西方少数石油公司的长期垄断该套系统重量降低40%、成本降低30%。以水下采油树系统中的水下井口为例,可节省单井作业周期20%,节约作业费用600万元左右。

水下采油树入水前检查

该套水下采油树系统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在锦州31-1气田正式应用,从而开启国产化水下采油树应用新局面。




 

【责任编辑:张思嘉】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