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4-00808 组配分类: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发文日期:2024-07-04
名 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35号提案的答复 文件编号:苏环案〔2024〕138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4 15:15浏览次数:

陈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高质量治理,建设“无废城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来源面广量大、种类繁多,其污染防治工作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治理模式,在制度设计、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为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我厅持续开展《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工作(将于今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一审),从法律层面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体系,落实全过程管理要求。2022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为重点,建立健全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以及“ 推动尾矿、粉煤灰、化工废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等内容,并提出“到2030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的目标。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认真落实“无废城市”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印发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内的五大类固废摸底调查,积极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2023年12月,我厅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等管理文件,进一步细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要求。

二是落实环评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厅环评处在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审查中,要求园区应对本区域内固体废物产生种类、数量及其利用处置方式进行详细分析阐述,明确源头减量目标、措施以及补齐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的建设项目。同时,督促企业在排污许可管理系统中全面、准确申报工业固体废物相关情况,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是逐步纳入信息化管理。我省积极探索以管危险废物的思路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将涉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纳入系统监管,并更名省系统为“江苏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2024年1月起,推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已申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1.8万家,率先实行电子转移联单制度的污泥领域已完成转移13.2万批次,311.4万吨。

四是大力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推广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降低其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联合我厅开展“无废园区”“无废集团/工厂”建设,支持江苏天楹环保“节能环保等离子体无害化飞灰处置技术攻关项目”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设备开发项目,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围绕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等固废以及电厂综合利用污泥耦合发电等。目前,我省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超1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源头分类不规范。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但由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面广量大、行业来源复杂,对于其源头分级分类没有类似危险废物的强制管理要求,不少企业对一般工业固废如何归类认识不清,源头登记信息不健全,导致各类固体废物混合贮存,增加了后续利用处置的难度。

二是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等标准,但这些标准仅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贮存、处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对其综合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综合利用产物用途、去向以及环境健康风险等,没有明确的技术政策和规范标准要求。

三是全过程监管衔接不顺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监管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部门之间仍存在信息不畅通的问题。例如,城镇污水处理污泥产生单位由住建城管部门监管,利用处置单位由生态环境部门监管,两个部门的管理平台未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缺少全链条监管的基本条件。此外,工业固废监管重点是源头产生单位和末端利用处置单位,但实际中存在大量收集、预处理企业以及“中介”等中间环节,监管未能形成闭环。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统筹区域能力规划。综合考虑各设区市区域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其利用处置能力结构布局。对于利用处置能力过剩的地区,逐步淘汰工艺落后、环境风险大的企业;对于能力不足的地区,结合我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统筹,引导企业在市域范围内就近规范利用处置。

二是扩大申报覆盖面。指导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对照国家《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以排污许可登记为依据,逐步扩大一般工业固废种类的申报范围。在一般工业污泥运行电子转移联单的基础上,逐步对钛石膏、废塑料、大宗工业固废等实行电子转移联单管理。

三是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体系。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相关标准研制,建立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自主制定技术水平较高、应用效果较好、对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引领作用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建立健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体系。

四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的环境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严厉打击非法转移、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等非法行为,坚持“上下游同追”,对不法中介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推动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