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景区名录又有更新——近日,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给予9家A级旅游景区取消等级处理。此举旨在以“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为杠杆,撬动景区品质跃升,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并非仅限于自然界。在海南旅游界中,此次9家A级旅游景区被取消等级,系“淘汰者”出局;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也有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三亚国际免税城、兴隆咖啡文化园等新创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3A级旅游景区,以及海瑞文化公园、三亚大东海旅游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旅游区等“进阶”景区,属“优秀者”晋升。
正如“优胜劣汰”让自然界维持整体动态平衡,“有进有出”亦确保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整体质量水平。如果不予区分、不加重视,不将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红点新建成为A级旅游景区,不将一批资源禀赋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A级旅游景区提升质量等级,实现“能者上、优者奖”,那么寒心的不只是旅游景区,而是整个业界;反之,如果放任一些景区“滥竽充数”而不加理会,不将一批存在问题的A级旅游景区视情节轻重进行整治和淘汰,做到“庸者下、劣者汰”,那么伤害的也不只是游客,而是海南旅游。
“优进劣退”,皆有其因。获评A级旅游景区,并不是景区发展的“终点”,不意味着就此可以“高枕无忧”,甚至“躺平躺赢”。此次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给予9家A级旅游景区取消等级处理的同时,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存在游览功能丧失、旅游服务与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游览设施设备不足且老化破损等问题”。由此可见,取消等级,是对景区发展的加压提醒,倒逼景区强基焕新升级,同时也是对游客体验的一贯保障,让游客玩得放心、舒心、开心。
有警示,也有启示。5月22日,三亚大东海旅游区挂牌国家4A级景区。探其提质升级之路,实属不断努力之果。既有硬件升级——自2023年起,三亚旅发集团对大东海旅游区实施全方位改造,涵盖游客中心、下海通道、智慧化建设等领域;又有“硬核”服务——景区实现中英俄三语标识全覆盖,并推动商户支持国际信用卡与移动支付,全面提升游客体验。不难看出,三亚大东海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既是海南释放出全力推动旅游景区品质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全面推动全省A级旅游景区焕新升级的强烈信号,又吹响了严格执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A级旅游景区队伍健康发展的响亮号角。
“优无止境”,获评升级不是“终点”;“痛定思痛”,取消等级也不是“终点”。无论是“再进一步”,还是“重新归队”,都是新起点,都需要朝着打造业态丰富、特色鲜明、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目标不断迈进,为游客营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优质的旅游环境。
原标题:“有进有出”倒逼景区服务升级
记者:陈雪怡
(编辑: 林子杨)